摩尔根原则述评

肖世敏

讨论帖

对于动物美感的研究,就不能不涉及对于动物行为和心理的研究,同时也不能不涉及在这一领域内有着极大影响的摩尔根原则。这一原则为英国博物学家劳埃德•摩尔根(C.lloyd Morgan,1852-1936)所提出(1894)。

大约2500年前,赫拉克利特(Herakteitos,约-540—-480)提出有两种形式的创造物,人和神是理性的创造物,具有灵魂,而没有理性的动物则没有灵魂,只有本能,这一人与动物分野的并不科学的理论一直影响至今。直至十九世纪,这一理论方始受到真正的挑战。1864年,才有了第一本以动物行为和心理为研究对象的书:《比较心理学》(B•居维叶的学生Pierre Flourens),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动物的行为和心理,开始了对动物灵魂的研究。此后,查理士•达尔文1872年刊布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心理演化”的规律支配着整个的有机界,有着同源性的有机界的统一性,也适用于灵魂生活的整个领域,从最简单的单细胞有机体一直到人类。但在当时影响最大的还是G•J•罗曼尼斯(George John Romanes 1848-1894)1882年所写的《动物的智慧》一书,书中列出了大量材料,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各个物种中心理连续性这一问题,但为日后的讨论奠定了基础。问题在于罗曼尼斯为当时科学水平所限制,且为实验法尚未发展之前,因此所运用的材料并不是来自严格的科学报告,而是来自于许多未经训练者的观察报告,常具有将人的心理比拟动物的倾向。这一问题罗曼尼斯自己已经有所觉察:“我想到的首要的和最显而易见的原则是,只注重那些由公认的有资格的权威观察者肯定的事实。”①但由于二十世纪以前,更客观的方法尚未进入科学心理学中,罗曼尼斯“常常发现,智力表现的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由或多或少是不知名的人记录的。”②因此在当时,罗曼尼斯的轶事法(anecdotal method),不仅为学者所弃,而且成为一个与科学方法相对立的贬义词。
    劳埃德•摩尔根为了废除罗曼尼斯所用的具有拟人倾向的轶事法,而于1894年创立了“经济律”(Canen of parsimony),又称“节约律”(Law of parsimony),摩尔根原则。这个原则认为:“我们决不可以把一个行为解释成为运用高级心理能力的结果,如果它可以被解释为运用一种在心理阶梯上处于较低水平的心理能力的结果的话。”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动物的行为可以用低级的心理过程来解释,那么就不应该把它解释为高级心理过程的结果。由于摩尔根原则所具有的简约性质,因此常常被喻称为“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④摩尔根原则对于当时证明进化论是合理的,它用最小数量的假设解释了最大数量的事实,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事实的确凿无误。问题是经济律的滥用,以至于简化到不能解释事实本身,例如将动物的一切行为都归因于本能(instinct),即是一例,这是一种方便快捷但又是十分浅薄的懒汉作法,本能变成了将动物所有的心理和行为装进去的大口袋,这样反而走向极端,成为一种最无视事实、最顽固而无知的偏见。许多在人们看来是本能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印记行为。即使所谓的“本能”,现代的研究指出,其中已经有一定的学习成分,而且本能可能受到学习的影响发生改变,如猫不捕鼠。更有甚者,有人竟至别出心裁,又将本能分成什么“生物本能”(自然本能)、“社会的人的本能”(社会本能),这种主观的随心所欲的作法,只能使我们争辩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没有价值,并可能走向死胡同。
    随着心理科学及其它许多相关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保守的摩尔根原则并非金科玉律,它很难推动心理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障碍,如果节约到什么问题也不能说清楚,“经济律”也好,“节约律”也罢,这样的“律”也就失去了任何实际的意义。早在1928年,D.K.亚当斯(D.K.Adams)就在“心灵的推论”一文中指出,这柄奥卡姆的“剃刀”“除用来抵抗解释的偏见之外,几乎很难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⑤E.G.波林(Edwin G Boring)则认为:“但就现在而言,我们的兴趣既集中于动物心灵的描写,这个法规便减少了防护之用;大自然是浪费的;我们如何仅仅作节省的解释呢?”⑥斯金纳(B.F.Skinner)也有类似的看法:“心理事件服从心理规律的这个心理科学的概念导致心理物理法的发展以及对于似乎足以阻止简约原则(即摩尔根法则)推广应用的那些事实的收集。”他反问道:“如果意识和推理的事实能够在动物身上用其他的方式来解释,那么为什么在人身上就不可以这样呢?”⑦
    摩尔根原则运用的结果,只能是回到动物的本能那里,使我们对于动物行为的分析和理解过于简单化,并且常常杂有人类的高傲狂妄和自以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便认为,动物的声音交往实质上是一种“传染”,(可笑的杜撰)阿•穆•卡里姆斯基则认为,动物的这种(声音)交往并不是有意识地向同类传达某个消息,因此,在《社会生物主义》一书中,他武断地说:“在这个意义上,动物不表现为信息的主体。”而明显可见的事实是,动物声音之间的交往,表达了极为丰富的信息,我们人类应该说才开始在这个方面有所了解。其实即使一个一般的协调的动作,根据皮亚杰的说法,还要“以神经系统的协调为前提,而且以更深层的协调为前提,事实上,它们是控制整个形态发生的相互作用”。⑧遗憾的是许多论者戴着“特制障目镜”(E•拉兹洛语)或者采取“鸵鸟主义”,对我们这个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甚至闭着眼睛,全然不顾在我们人类身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干脆采取不承认主义。
    皮亚杰则更深刻地指出摩尔根原则的弊病:“将低级归结为高级这种思想(连续不断地发生)也许会使全部理性解释变得不可能,但是,在我看来,相反的观点同样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迟早要掩盖问题的本质联系。”⑨这里,仅仅从一个方面,便可以证明摩尔根原则实在无助于心理科学等学科的发展。由于语言(我们必须用语言进行描述)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因而对于动物的描述是多么困难,乃至会成为不可能,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试图用语言来描述动物的行为,它都是拟人的。但是,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用语言对动物进行描述的努力。要做到这一点,皮亚杰说了这样一句俏皮话:“如果有人能够渗入到蚂蚁的意识中,又不丧失人的思维过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⑩或者换一个角度,不从人的角度去考虑,那么又会如皮亚杰所引用的一位当代生物学家的话:“如果一只鸟能说明进化,进化就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说法。”(11)在达尔文著作出版以后不久,“为了证实动物在什么程度上表现出任何在人类都会叫作是智慧的行为,需要进行对不同动物种属智慧能力的详细分析和描述,对许多人来说,这就意味着,描述人类行为的术语将直接应用到其它动物身上。”(12)通常语词表达了概念,概念通过语词表达。概念是描述时必须使用的手段,而这些概念都无可避免地打上人类社会的烙印,即如“行为”一词,我们便可以赋予它很多的社会意义,从而去否定动物也有“行为”,更不谈诸如情感、思维、心理、表情等数不清的语词,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语词去置换,都将因为语词本身所具有的人类的社会性(因为它是在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而变得不可能!连这一种最基本的手段都丧失了,我们还能怎样去研究动物?唯一所能做的,那就是无所作为,或者干脆来个全盘否定,用奥卡姆的剃刀给它来个一毛不剩,岂不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省却了这数不清的笔墨官司,如此一来,天下太平了。可是问题呢?依然摆在那里,一个都不会少!
    不过摩尔根原则对后世的影响实在太大,不是一些批评意见所能左右的,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心理科学上所造成的明显后果是用本能说、反射说来解释说明动物的行为和心理,只看到刺激与反应的单向的机械的联系,或者说是仅有先天性的行为模式,而排除了动物中枢神经的能动的、自觉的、多变的活动。虽然许多人颇感困惑,不能自圆其说,但常常望而却步,不敢越出雷池一步。“本能”这个概念,一直处于明显的甚至激烈的争论中心,心理学的目的学派赞成本能的存在,行为学派则反对它。目的主义者相信本能规定着动物行为的目的,但个体动物达到这些目的的办法可有无穷的不同。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的能力为个体提供了行为的无限可塑性。撇开这两种对立的争论不谈,本能通常被定义为先天定型、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一种无须后天学习而由生物性遗传所决定的固定不变的行为模式。拉马克主义者即认为,本能是遗传固定下来的习惯。但这种说法已经被愈来愈多的科学事实与理论所否定,本能不但会随着环境等的变化与习得性行为的参与而有所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了的行为会以遗传的方式传给下一代,从而形成恩斯特•海克尔所说的“后起本能”。
    其实,本能远非定义所说的那样简单,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它有惊人的预见能力,似乎是一种无意识的预见。”(13)(例及图省略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动物的行为形成了一种本能图式,但是每一个过程都似乎预见到必然会引起后面的结果,这里既有本能的累积进化过程,也有一个皮亚杰所说的本能逻辑与本能图式的问题在内。W•汤普森、R•梅尔扎克指出,“象回避和攻击行为这种适应性情绪行为的遗传模式,只是在动物长期地对刺激环境有相当经验之后才出现。”实验所支持的大量其它最近的证据表明,即如回避疼痛这样的问题“决不是长期被认为的那种简单保护‘本能’”,“对疼痛的适应反应是,至少部分地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14)
    忠实客观而又恰当地描述动物的行为和心理是十分困难的,甚至于对同一行为会作出截然不同的、相互对立的结论。即使专家观察或实验所得的材料,但由于各自的理论体系,他必然是从自己理论体系出发,作出带有主观色彩的结论,问题就难在这里。而摩尔根原则则把动物的行为看得太过于简单化,即便是遗传行为,也还有一个习得的过程在内。“在进化的每个阶段上,都有学习得以发生的起点。”(15)史载,明永乐帝时将建文帝仅2岁的儿子文圭囚禁,英宗复辟后放出,时隔57年,而释放的是一个失却了许多所谓“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年过半百的痴呆人。性行为应是一种本能,但实验证明,被隔离的幼猴对群体的适应性很差,即使到成猴年龄,它们对异性和性行为也毫无认识。有名的“肤觉效应”(通过爱抚传达对婴儿的母爱)是美国学者哈罗的研究成果,动物具有筑巢和性行为等繁衍种族的本能,但哈罗认为还须靠母亲后天的特殊刺激才能激发出来,并渗进心灵。同时,由于动物自身需要适应外部环境,故而本能具有预见性,劳蛛结网地点的选择便能说明这一点,否则,动物连起码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因此“在生物学领域,根本没有关于本能的生物学意义的必然性,因为一个物种与另一个物种的本能不同,大概除了保存生命以外,各个物种之间根本没有共同的本能……无论人们怎么说,它(指本能)只不过是一种机能的延续。”(16)恩斯特•海克尔所批评的一种现象,虽然已过去了100多年,但仍然在我国美学界严重存在着:“至今还为很多人所信奉的中世纪的陈腐的心理学,把人类和动物灵魂生活看成是完全不同的现象,前者出于‘理性’,后者出于‘本能’。人们根据传统的创世史认为,每一种动物在其被创造时都由造物主赋于一种一定的无意识的灵魂品质,每一物种的这种‘本能’也象其躯体一样是不变的。”(17)“本能”说这面破旗至今还被有些人摇晃得起劲,但这又能说明、证明、解释多少问题呢?我们应该正视这种错误,因为它不会给我们的美学研究带来任何益处。这个“禁区”必须打破,因为这是保守的摩尔根原则所给我们建造的藩篱。《奉承史》一书的作者理查德•斯坦格尔指出:“科学家对灵长类动物研究得越多,他们越难以弄清我们区别于我们从中进化的兄弟的特点。”“很多时候,我试图不去对黑猩猩的行为进行拟人化的描写,但是这并不容易。”朱利安•赫克斯利在奥地利动物学家乔伊•亚当森所著的《爱尔莎重返自然》一书的序中也写道:“高等脊椎动物,尤其是高等哺乳动物,具有脑,还有许多和我们基本类似的行为。为什么要否认它们的心理体验和我们人相似这一点呢?”

注释:
①②③转引自[美]D.A.德斯伯里 D.A.雷斯林沙弗主编:《比较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57页、557页、558页。
④600多年前,威廉•奥卡姆(William of Occam,1280-1347)提出八字格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其含义是只承认一个确实存在的东西,不要增多独立存在项,凡干扰这一具体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和废话,应当一律取消。借此把所有被感官直接感知以外的的抽象,统统剃掉,故有“剃刀”之喻,后来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⑤详见《心理学评论》,1928年,35卷,第235-252页。
⑥《实验心理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37页。
⑦均见《年适五十的行为主义》(1963),《西方心理学家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55页。
⑧《生物学与认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10页。
⑨⑩(11)《生物学与认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44页,61页,118页。
(12)[美]D•A,德斯伯里 D•A雷斯沙林弗主编:《比较心理学——现代概视》,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56-557页。
(13)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55页。
(14)《早期环境》(1956.1),[美]R•F•汤普森主编:《生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02页。
(15)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生活•读书•新知识三联书店,1992年,第219页。
(16)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113页。
(17)《宇宙之谜》,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