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发表原创论著,在期刊与论坛同步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潜科学(前沿科学)原创与公开2002-2006 Original Magazine
第38期 第39期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2002-2004目录
新疆张学文主编
潜科学网站开场白
潜科学论坛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学界认可的论文格式
希望这里逐步成为科技创业者的精神家园、未来一流学者的摇篮、不同处境的原创学者平等交流的平台!
《潜科学(学术期刊)》网站是非赢利的科技网站, 创立于2002年4月。它延续了1980年创刊的《潜科学》杂志的办刊精神,比较关注独立探索者或创造者及其研究成果的交流。2005年1月更新之后, 已加大对原创者(特别是独立探索者或创造者)的协同支持力度,如:同时利用“网络学术期刊”与“网络学术论坛”促进学术交流,争取通过“及时公开、积极评论、适当提炼、多方认可”加速成果 的推广普及或应用转化。编辑部顾问,既有张学文研究员等老一辈学者,也有鲁晨光(加拿大)等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还有我们的学术好友川大陈雨思教授等以及广大作者和读者中的自愿人员,其中,不乏国际国内著名学者和有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熵信息复杂性网、中国学术论坛
深圳余彤鹰:企业科学与企业工程论坛、中国科学哲学
中国策划界
湖北吴学谋、冯向军:泛系网、
国际系统科学论坛 物理资源网、孤鹰社
系统科学和哲学论坛
广州蔡文:可拓集
新疆张学文(气象)网
北京大学新疆校友会网站
加拉大鲁晨光网、科学派美学论坛
科学唯物主义
融智学作者珠海邹晓辉、融智学文选
贵州毕家祥:全息拓扑学
表达的探究
集智俱乐部
科学人
于新堂的科学网站
包学行:微积开与其他、
冯天岳的宇宙斥力网、 信息与知识管理实验室
1915年,民国初兴,中国学生尚不知道x2,sinx是什么数学符号,一群旅美中国留学生在上海创办了中文的《科学》杂志。《科学》杂志的创刊是中国渴望科学、在中国培育科学事业一个标志。《科学》杂志创办者也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扩荒者,有的后来成为我国的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事业和精神,在中国再次被点燃,于之呼应,中国出现了另外一个民办科学刊物《潜科学》。《潜科学》使一批想从事科学事业、热心科学又没有
“学者”头衔的年青人有了一个舞台(遗憾的是这个杂志又被中国社会环境给淹没了)。许多学者谈起《潜科学》杂志,感慨不已。确实,它当年鼓励学术创新,不管作者资历,迎合了年青人的学术研究积极性,特别受年轻学者欢迎--在科学事业中,这是非常宝贵的。
中国追求科学与民主的努力始终是扑不灭的火种。20世纪末因特网的出现为民间科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舞台。依靠因特网的快捷、廉价;复活和继承《潜科学》的精神和风格,用以“提倡科学精神、推进科学事业”确实是一个好的思路和动议。用中文工作的民办《潜科学网站》的创生就是这个思路的初级产品。
为推进科学事业我们需要不同层次的人从不同侧面的努力。中国需要名牌的杂志,但是也需要一些与科学学术杂志有区别的科学园地。演员在正式演出之前都有很多练习的机会。每个科学家在他成为一流学者之前也得有练习的地方。《潜科学网站》在寻找适合自己又与一般科技杂志有区别的定位点。
张学文 鲁晨光
2002.04.04
2001年12月鲁晨光与张学文在广州开会时私下议论过去的潜科学杂志,大家对它都有感情,并且表示了办个类似的网站以继续其事业的意愿。
2002年2月鲁晨光虽然去了加拿大,但是他还热心此事,随后他解决了服务器和域名问题。张学文表示愿意负责日常工作。于是2002年4月,以中文工作的由民间人士自费办的非赢利潜科学网站就开张了。
在大家的支持下,潜科学网站有了访问者、讨论者和来稿。它以20天-30为一期,到2004年初更新了26次。尽管每期内容不多,网站得以维持也是成绩了。
2002年8、9月由于某某原因,政府想取消一般网站论坛。本网站也被迫停了。但是在鲁晨光的努力下,另外设法解决问题,讨论栏又恢复了。
2004年8月宣布设立潜科学文库,以推进比较长的科技论著的交流。
2004年12月在编辑完37期潜科学网页以后,新疆张学文卸去了编辑工作,由珠海邹晓辉接任。服务器和域名名依然由鲁晨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