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学学术期刊 2007目录 8 70重视同行评议

  425  潜科学投稿作者文章(目录,见:)

 看看国内外的物理科学探索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第三期内容摘要 (2006-11-07)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第三期系列报道 (2006-11-07)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第三期安排 (2006-11-07)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第二期内容摘要 (2005-11-1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第二期系列报道 (2005-06-2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第二期安排 (2005-06-2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第一期内容摘要
 李政道祝词(用Windows Media Player9播放)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第一期安排
 CUSPEA 回顾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校友会 http://alumni.gucas.ac.cn/alumni/xiaoyouhui/lizhengdao/index.asp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第三期
第一讲 题目:量子霍尔系统的磁、超流及手征边缘态
报告人:杨昆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第二讲 题目:北京谱仪实验的一系列新发现
报告人:金山教授(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第三讲 题目:原子关联性及其在多重原子系中的应用
报告人:萧敏教授(美国阿肯色大学)
第四讲 题目:同步辐射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简介
报告人:刘祖平教授(中国科技大学)
第五讲 题目:物质凝聚原子的纠缠与相关态
报告人:尤力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第六讲 题目:磁光科尔效应(MOKE)的历史与现状
报告人:邱字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
第七讲 题目:物理学与生物学中的随机行走
报告人:涂予海(IBM华生研究中心)
第八讲 题目:角自旋流和持续自旋流
报告人:谢心澄(美国俄州立大学)
第九讲 题目:引力探针器B及其它
报告人:王肃文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
第十讲 题目: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尺和光钟——
报告人:马龙生(华东师范大学)
第十一讲 题目:从物理学到磁信息存储理论
报告人:韦丹(清华大学)

http://alumni.gucas.ac.cn/xiaoyouhui/lizhengdao/3/lecture.htm

CUSPEA 回顾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

   为了加速国内人才的培养,李政道先生提议并和中国科学院及当时的国家教委商讨,经国家批准,而后他联系了北美地区 80 多所大学物理系(包括了美国所有最好的大学)设立了 CUSPEA 项目。李先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许多琐碎而卓有成效的具体工作。从 1979 年至 1989 年共向美国派出了近千名物理博士研究生。国家负担他们的国际旅费,美国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当时 CUSPEA 学生是美国大学物理系最好的学生中的一部分,在美引起轰动。

   目前,部分 CUSPEA 学者已回国工作,并做出了优秀的科技成果。目前留在国外的 CUSPEA 学者,有的在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有的在高科技企业和金融、经济机构中工作。

   为了更好地利用 CUSPEA 学者的学识、技术和经验,为了促进人才和项目的引进、科技交流与合作。 2002 年 6 月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学和中国的发展 CUSPEA 学者研讨会。研讨会得到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中央统战部、北京市政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多所大学的支持。李岚清副总理和有关的部委负责领导和李政道先生出席了会议, 100 多名 CUSPEA 学者回国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 CUSPEA 学者都表示了愿意为祖国的建设、发展服务的意愿。

   会后,为了给 CUSPEA 学者回国服务创造条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领导向李政道先生建议设立“李政道讲座”作为 CUSPEA 学者回国进行交流、开展合作研究等活动的一个舞台。当然研究生院将把“李政道讲座”办成一个高水平的独具特色的讲座。李政道先生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同意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设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聘请,朱光亚先生欣然同意担任李政道讲座的主席。

   现第一期“李政道讲座”已基本筹备就绪,聘请了十位 CUSPEA 学者和国内知名的学者于夏季学期做系列讲座,并作为研究生的学分课程,演讲人、题目、内容、时间地点等信息将在经期公布。讲座将是开放型的,欢迎有兴趣的专业人士参加。第一期讲座侧重于物理学科,今后我们将与有关单位合作安排其他学科的讲座。



 

http://alumni.gucas.ac.cn/xiaoyouhui/lizhengdao/cuspea.asp

资源共享

网站宗旨
Philosophy
CUSPEA简介
Introduction
学者活动
Activities
布告栏
Bulletin Board
学者联谊会
Club

CUSPEA(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项目是中国在李政道教授的创议和帮助下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一项措施。CUSPEA项目经试点后正式执行,于1989年宣告结束。在CUSPEA计划实行的十多年中有九百多名年轻学子出国深造。目前,CUSPEA学者都已陆续完成学业并从事理论物理、实验物理、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或活跃在高科技企业、金融和经济、法律等很多领域。

We still do not have Email addresses of following people (or are not sure of what we have): | 7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please help us find them out! (The address will be only used for sending out the information about CUSPEA activities.)

Do we know your Email address? Please enter here.
    Do you know other CUSPEA's Email? Please enter here.

http://cuspea.pku.edu.cn/introduc/introduc.htm

2004年7月
第41卷
第四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y And Social Sciences)
Jul,2004
No.4
Vol.41

 

从CUSPEA项目到中国博士后制度

 

冯 支 越
 

(北京大学 人事部,北京 100871)

 

摘 要: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学生留学之门,在李政道教授的推动下,1981年建立 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即CUSPEA(China_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项目。随之十年来,先后选派近千名留学生赴美攻 读学位。1983年和1984年5月李政道教授先后致信国家领导人谈到,在美国的 CUSPEA的优秀学生取得学位以后将陆续回 国,如何妥善安排工作使他们继续发展和成长为中国极需要的高科技人才是一个 紧急的问题。李政道教授建议借鉴国外培养年轻高级人才的经验,在国内某些学 术水平较高、科研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设立“科研流动站”。 李政道教授的建议对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1985 年7月,国务院批准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使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加速培养和 造就高水平的年轻科技人才和新的学术带头人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CUSPEA; 中国博士后制度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4)04-0148-06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经费缺乏,出国留学渠道不通,国家面临人才断档的危机。满怀对中国青年一代的热切期望、为了中国科教事业煞费苦心的李政道教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CUSPEA项目。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学生留学之门,在李政道教授的推动下,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即CUSPEA(China_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项目于1981年建立。随之十年来,先后选派近千名留学生赴美攻读学位。1983年和1984年5月李政道教授先后致信国家领导人,就拿通过 CUSPEA的青年来说,在美国的已有三届,加之今后又有三届,他们中4/5的同学选择了对国家科技发展有重要性的领域,这些优秀的学生取得学位以后将陆续回国,如何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使他们继续发展和成长为中国极需要的高科技人才是一个紧急的问题。以什么方式吸引他们回国?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李政道 教授建议在国内某些学术水平较高、科研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设立“科研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选拔在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 到这里从事一定时期的研究工作。李先生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培养大量的高级科技人才。青年博士在学术活跃的环境中,再经过二到六年的独立工作的训练,才能渐趋成熟。 李政道先生审时度势,以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地把握了人才培养和流动的 趋势,不仅为吸引CUSPEA学者,也为造就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创立了新的更具活力的模式,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亦成为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流动的有效方式。

 

一、 CUSPEA项目的背景与由来

  国际学术交流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几乎所有大学的开创者都在国外受过高等教育或从事过科学研究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秩序虽已开始恢复正常,但研究生教育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去甚远。高水平的师资和科研人员严重缺乏,迫切需要加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1979年李政道教授应邀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课,在此期间发现了一些 优秀的研究生,李先生亲自对他们进行口试,并用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资格考试 的试题进行笔试,最后推荐5名学生于当年赴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获该大学资助。同年11月,李政道教授向中科院严济慈副院长建议,可选送更多 的学生去哥伦比亚大学物 理系,遂于12月底在北京进行了第二次选拔考试。参加考试者来自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大学、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等单位。考试结果令人满意, 不仅选送3人去哥伦比亚大学,另外还推荐10名学生进入纽约市立大学等高校学 习,并全部获得资助。这两批学生的选派实为CUSPEA项目的雏形。沈克琦、赵凯 华:“CUSPEA 20周年和李政道教授75寿辰纪念会上的讲话”,2001年11月24日。

  ......


收稿日期:2004-04-18
 

作者简介:冯支越(1965— ),男,湖北当阳人,北京大学人事部副研究员。

 http://www.pku.edu.cn/academic/xbss/Content/Chinese/Content/2004/0404gdwxyj3.htm

 

 

 

 

 

 潜科学一直鼓励学习研究者在科学领域的自由探索,希望大家在交流中进步!

 因存在可否判断可否计算的不确定性问题,故科学判定问题是世界难题。

 为此前沿科学学术期刊 主编建议:本网络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以及评论者

 都能读一读科学判据思想来源的哲学反思
 1 证实:判定是否科学的依据之一(
卡尔纳普
 2 证伪:判定是否科学的依据之二(
波普
 3 范式:判定是否科学的依据之三(
库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