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受的“退稿”


张学文(2003,4,26)

最近某杂志回电子邮件说:“张学文同志:

    您好!感谢您对我刊的支持和厚爱。经编委和有关专家审定,贵稿件“大气水科学——应当填补的学科空白”,缺乏科学性,不宜在本刊刊登(打印、复印稿件一律不退原稿)。欢迎您继续为本刊撰写稿件。

附审稿意见: 大气水是气象学的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倍受重视,无必要提学科分支

收到这个退稿信,我有怨气。难道我思考了多年的一个主意就被编辑和专家如此迅速、轻松的以“缺乏科学性,无必要”而扔进垃圾堆?--这就是对我的动议的最终宣判书?

庆幸还有个潜科学网站,可以倾诉科技工作者的的怨气。今天放下手中的事,干脆一述我经受“退稿”的历史。

从中学时代(50年代)我就羡慕“科学”。能发表科学文章是我的重要欲望。高三时语文老师允许自己命题写作文。我竟然写了一篇物理论文,而轰动全班。

大学时代我给杂志社投稿,结果是没有回音。我把关于科学分类的文章给了系主任(后来是学部委员)。我等待肯定和表扬。但是最后得到劝告:他自己的文章三篇有一篇发表了就不错了(副作用:多年以后我知道他背后向他人表扬过我)。

大学时我把气象学经常用的增加量正比例与存在量的公式用到人口问题上。得到了人口在增加率为常数时当然是按几乎级数增加的结论。我感到社会上一些人批评马耳萨斯的人口论是不懂得微积分的基本知识。我写成文章投给北京大学学报。我等待学报发表我的文章,也希望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会表扬我这个学生。随后是1957年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国。我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学报当时没有给我任何回音,没有因此追查我的政治罪行)。否则我这个脆弱的人可能经受不住那政治风浪。后来我连自己存的手稿也销毁了。

到新疆从事气象预告工作以后,我发现500毫巴的24小时的变高的运动有规律,最后把这归为一个方程式我发现这个经验公式可以从当时学术界认可的涡度守恒推导出来。就此我写成论文并且提供了一种图解数值预告方法。论文编入新疆气象论文集,后来投给了气象学报。

文章的命运是“退稿”,其理由记不得了。但是我提供的图解预告方法在新疆气象台一致沿20年,直到有了外国用计算机做的的数值预告。老实说我的图解预告方法比国外在没有计算机时提供的图解预告方法简单、方便、实用,理论依据是一脉相传的。但是由于我是工作在中国,在新疆,在沙漠,所以我该当被退稿,被埋没。一个在新疆气象台用了多年的好方法,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的正式认可,更不用说表扬得奖了。

1961年我写成“新疆的水分循环和水分平衡”,在新疆引起了广泛注意。我把文章投给气象学报,命运是:把水分循环和水分平衡这(最核心)部分去掉,仅谈新疆降水的特点可以发表。这个回信让我哭笑不得。老实说,关于新疆水源的谬论流传多年。我在文章中揭露新疆的河水的根本来源不是冰川而是山区的降水。这让某些人大人物不高兴。

80年代我把统计力学的熵原理用与分析降水量在面积上的分布,不仅在这个非常难的问题上取得了理论、方法的突破,也用很多实际资料证实这个理论结果与实践相符。一些重要刊物发表了这些有创新性的文章。我把文章也投给了中国的最某学术刊物。但是命运是退稿。把岳飞斩首不需要理由,把一篇文章退稿自然容易。我除了怀疑他们没有弄明白我究竟得到了什么之外,也在猜,大刊物可以轻易地打发小人物。

90年代我把统计力学中不同成分的气体的热扩散的观点引入气象领域。写成论文(提出在自由大气中水分与空气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给某大人物,回信说他不懂,我给杂志A,退稿,给B ,退稿。前后用了我两年时间,一个地方杂志才给我发表了。

有人羡慕我在一些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其实,我被“退稿”的文章可能比有些人投稿的数量多。一个战士可以用身上的弹伤而自跨,一个科技工作者也可以以退稿多而自夸?似乎没有过这种事。我只能说,多年退稿史没有让我改变方向。

我经受的退稿数不清,不忍心让自己的一些文章、观点被一些刊物打入冷宫,也是我自己办网站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科普作家笔下的科学界和科学家是那么有道德,那么关爱后生,那么热爱真理,那么崇尚科学。有不少人迷信这些是真的。可是当他们拿着自己的论文,见解谋求社会权威考虑、认识、承认时,他们经常领教的是冷漠,甚至不容你讲半句道理!

牢骚话也不能写得太长。收笔还得说到最近的退稿上。

从退稿信的速度和口气(缺乏科学性无必要提学科分支看,这是十分权威的人物在轻易宣判。想来也是,一个山野村夫居然也敢提出创立一个新学科的问题。这是你有资格提出的问题吗!在封建社会这等于子民在教育朝廷!是自找杀头!

我不知道政治家如何评价中国在政治领域的反封建和反殖民地的斗争的。但是我总是怀疑在科技领域中国的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远没有终结。

我关于创立“大气水文学”的观点形成与70-80年代。80年代就降水量的时间面积深度问题,用分布函数和统计力学的方法、思路解决它取得成功,提出了降水统计力学一词(是三篇文章的副标题)。我们就大气水分写的文章估计超过50篇。1994年我以此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被枪毙。今年又在一些同志的帮助下再申请。鬼知道是否还是被枪毙。

2000年我在个人主页上立“大气水文”栏目,2002年在潜科学网站立“大气水文学”讲座。就在这篇退稿的最后一段,我特别感谢了刘国纬教授,他说:“完全赞同创立《大气水科学》的观点、论断和内容布局”。

就在今年3月底,南京气象学院丁裕国来信说:

张学文先生:
          您好!  大气水文学一文我已拜读,我很同意文中的观点,如能做成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有相当意义的.我认为你的创新意识极强,而这正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薄弱环节,你在这方面非常值得我学习,尤其是您的创新精神和全新的思想,我尤为佩服.在这一点上你与我的导师么先生有共同之处.如能参加你们的工作,我很愿意.
 丁裕国2003.3.30

我为他们对我的支持公开表示感谢!也为他们陪着我忍受某杂志编辑部和专家的“缺乏科学性,没有必要”的评语道歉。

究竟是我无事生非,还是某些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审稿意见说:“大气水是气象学的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倍受重视,无必要提学科分支”。我问:既然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所以就没有必要吗?这个推论符合逻辑吗符合事实吗?数论是数学的重要部分,照审稿者的观点,数论名称的提出者也是缺乏科学性?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部分,提出经济学一词也是错误?那一门科学的重要部分不允许取个名称?我们为气象学的重要部分取个名称就是犯罪?

我怎么办?编辑可以枪毙我的一篇稿子,但是他们枪毙不了我的思想认识。其实去年新疆气象局科技教育处就拨了点经费给研究所,也联系了两位高工参与“大气水文学”的研究。在此时刻,我更应当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

无论某某杂志和某某专家是否反对,我们还得前进。在努力完成跨学科的《组成论》一书的出版以后,我愿意把主要时间用于形成“大气水文学”的学科框架建设上来。我也欢迎有识之士加盟这个由中国人提出的新学科--大气水文学(大气水科学)。

又,我也对某某杂志和有关专家说一句:您们的退稿信我认为不是不能公开的“私刑”。我把它公开了您们不应当认为有什么不妥。您们也可以对我的这些看法提出不同见解。潜科学网站的BBS对一切人都是自由开放的。这里没有私刑。

尽管我在发牢骚,但是也感谢某些编辑和专家对我的支持,这不,在2002年:

1.《水科学进展》(南京)第1期发表了我的“云的水含量和水循环”;
2.《气象知识》(北京)第3期发表了我的“蒸发--看不见的气象过程”(该稿拍成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3.清华大学主办的《物理与工程》(4、5、6期)发表了我“组成论介绍”的三篇联载文章;
4.《新疆气象》(乌鲁木齐)第4期发表了我的“新疆水汽压力的铅直分布”;
5.《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北京)增刊上发表了我的“字符多项式与表格数学”。

这些文章的发表的背后都有编辑与专家的辛苦和认可。